RELATEED CONSULTING
相关咨询
扫一扫添加招商微信号
服务时间:9:30-17:30
你可能遇到了下面的问题
关闭右侧工具栏
支付业大变局
  • 作者:闪电宝
  • 发表时间:2018-04-25 11:37
  • 来源:闪电宝

直面拐点,拥抱变局,支付业下半场格局初现。

距离6月30日支付机构“断直连”大限已时日不多,诸多第三方支付机构异常忙碌。“既忙着接清算机构切业务量,也忙着发展新业务。”这成为了当下整个行业正在遭遇的共同命运。

“断的是直联,变的是整个业态。”一位第三方支付机构负责人如此描述。

自2016年起,央行就着手整治支付业务乱象。2017年,关于支付业的相关监管文件密集出台,涉及备付金、断直连、条码支付、无证经营等多个方面。2018年,监管细则还在继续落地,市场格局与经营业态却已悄然改变。

首当其冲的,是以往依靠备付金存管和直连模式形成的“第三方支付+银行”的合作格局被打破,两者的竞合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其次,网联正式发挥清算作用,银联与网联在清算市场的竞争已然开始。

4月11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包括手机支付及移动支付,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但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风险,如何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鼓励竞争、鼓励创新,这是一个挺难解的题目,要做好平衡。

今年,一些从事“二清”的无证机构将成为重点监管对象,一场行业整合正在加速到来。毫无疑问,2018年将继续探索监管和创新的平衡点。

受监管加强的影响以及支付业务增长逐渐趋于稳定的状态下,“支付+”的市场正在逐步被挖掘。日渐涌现的以“支付+”为蓝海的各色机构,将或被清理,或被鼓励。

对于整个支付行业来说,十多年的发展既经历了监管缺乏的“自由”时代,也经历了引领全球移动支付水平的辉煌时期。如今强监管已至,“自由”不再,辉煌能否延续尚未可知。直面拐点,拥抱变局,支付业下半场的格局初现。

网联背后的变局

2017年8月,网联清算有限公司在央行指导下成立,是支付行业的重大转折。

在采访过程中,一位支付业内人士试图画清楚,在网联成立之前,各家支付机构、银行、用户、商户之间的关系,最终记者看见了一片密密麻麻线条组成的复杂关系图。

如此复杂关系背后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所有的资金规模、流向都不被央行掌握,也由此产生了诸多风险:洗钱、备付金挪用,欺诈、违规交易,等等。

核心问题,是支付机构做了清算业务,商业银行做了通道。易宝支付副总裁陈志华认为,央行强监管的整体思路是“归位”——支付机构、商业银行、清算机构,都要回归各自本源,各司其职。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王素珍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提到,行业乱象不断,已经偏离了行业发展的初衷,需要监管部门适时出手。

于是,有了网联的成立。其成立初衷,就是为了实现网络支付资金清算的集中化、规范化、透明化运作。这样,央行才能真正掌握各家的真实数据,有效监控资金流向,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当清算的归清算,支付的归支付,市场前后端的格局开始发生改变。原本支付市场中的银联、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聚合支付机构之间的既有关系正在打破重建。

“首要一点,断直连之后,第三方支付机构此前凭借大额备付金跟银行讨价还价的能力没有了,银行再次回归强势。银行和银联都稍稍扳回一城之意。”一位业内人士评论道。

因而,原本一些专注企业支付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寻求与银行合作,为银行服务中小商户提供一整套基于支付业务延展的金融技术解决方案。以易宝支付的银企通为例,这一为银行服务中小微客户定制开发的解决方案产品,除支付业务外,还配套部署了安装、系统调试、人员培训、日常维护等一系列增值服务。

其次,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助理杨涛认为,支付机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将变得更加复杂。“零售支付的市场在不断做大,整体而言,合作会越来越突出。”

再者,作为支付链条上最末端的聚合支付公司,日子可能更加难过。

这些无牌照的支付机构以往以“二清”或者提供聚合支付技术为生,如今央行明确规定无牌企业不得碰资金,“二清”甚至“三清”业务被堵,加之网联的出现解决了支付机构之间互联互通的问题,聚合支付业务颇受影响。

除了资金清算外,杨涛认为监管层对信息安全的日渐重视,也将限制聚合支付机构的信息处理能力——“如果资金和信息都不能碰了,这类公司或逐渐萎缩。”

海联金汇副总裁、联动优势CEO李贲则认为,一些聚合支付机构在覆盖小微企业上有一定优势,第三方支付机构想要实现客户拓展和长尾效应,还尚需合作伙伴。因此,接下来可能会有一批并购和重组出现。

此外,网联的出现使得中国清算机构正式进入竞争时代。

按照网联和银联两者成立的初衷,网联负责线上支付清算,银联负责银行卡支付清算,二者定位不同。但随着线上线下、有卡无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两家清算机构业务难免有重叠,致使众多支付机构的清算选择,将逐渐成为一个难题。

向“支付+”的变局

格局变化,业态改变的动力也随之而来:

其一,我国支付行业的基础支付业务增长逐渐平稳,市场空间仍在。

以这几年蓬勃发展的移动支付为例,央行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移动支付业务笔数同比增长35.13%,金额同比增长31.90%。虽然与2016年动辄翻倍的增速相比,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等渠道的同比增长开始呈下降趋势,但移动支付仍处于上升态势,总体增长趋稳。

其二,支付业务逐渐成为一种底层技术。

支付业务本身的利润率已在多年的市场竞争中被压至较低水平,加之监管层提出接入央行清算系统的要求后,第三方支付机构前期自建直连模式的沉没成本无法收回,加重了机构在清算环节的成本,支付机构不得不从支付之外寻求利润的新增点,于是支付业务逐渐成为拓展其他业务的底层基础。

其三,支付机构原本颇为依仗的备付金利息收入,也被监管叫停,新盈利点还尚待摸索。

据汇付天下招股说明书显示, 2015-2017年,该机构备付金利息收入分别为2610万元、3830万元和6160万元,对应的税前利润分别为355.4万元、1.4亿元和1.55亿元,占比从73.4%降至40%。可见,备付金利息收入作为机构核心盈利点的旧格局,正被迫改变。

那么,当前支付业态正在如何“变形”?

杨涛认为,支付业的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产品、模式和服务对象。“其中,产品创新已经有了许多突破,零售支付产品接踵而来,便捷度越来越高。接下去的重点可能在后两者。”

于是,谋求“支付+”的多元化发展成为越来越多机构的战略选择。

这个“+”更多地体现在各个垂直细分领域,包括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等行业基于支付业务来打通各个环节链条,也体现在一些消费场景的支付方式和渠道改造上。

“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空间还是挺大的。”王素珍列举了几个生活中常见的支付痛点——比如在就医过程中的缴费问题,许多医院的体验并不好,便捷度远远不够,可供支付机构发挥自身的专业化优势,为其提供技术改造,真正通过支付的便捷来实现客户体验的升级。

目前来看,支付机构基于支付业务所拓展的新业务,以金融和非金融两大类为主。

以蚂蚁金服为例,即基于支付宝形成了理财、借贷、征信等多块金融业务。但随着金融监管逐渐升级,金融牌照将愈加难求,“支付+金融”的门槛已经非常高。对于一些中小型支付机构尤其是以2B业务为主的支付机构,“支付+行业”的选择更为现实。

陈志华介绍,易宝支付今年有个指标,非通道类收入要超过30%,未来可能会变成50%,甚至更高。“我们现在帮商户做技术开发、技术运营的收入要远远大于通道收入,增值产品的比例也在越来越大。”

可以预见,未来支付公司的竞争优势可能更多的在支付之外做文章。

同时,相比较支付宝和财付通以前依靠财大气粗拥有在银行面前的更多话语权,如今制度层面的建立,使得所有的支付机构在一个公平的渠道起点上去开展支付业务,反而有利于一些中小型支付机构的发展。“剩下就看各家机构的市场拓展能力了。”陈志华说道。

李贲也介绍,早在2014年,联动优势就与北京市政一卡通公司合作,试水了微信公众号、APP、网上平台系统架构升级等一卡通线上业务系统,去年又中标了京津冀交通一卡通项目,并不断在甘肃、福建、山东、辽宁、广东等地复制已有经验,形成了“支付+交通”的成熟模式。

“例如,市民不用再携带实体公交卡,完全可以在线上对专属于你的虚拟公交卡进行充值和使用,地铁和公交只需刷手机即可。”李贲给记者现场演示了NFC近场通讯技术的使用,“比扫码支付更方便。”

事实上,以“支付+交通”为基础的“支付+校园”、“支付+工业园区”、“支付+社区生活”、“支付+企业一卡通”等“支付+智慧城市”概念,正逐渐成为各色机构角逐的主战场之一。

“这也是支付牌照越来越‘贵’的源头。”李贲直言。

监管渐入“深水区”

当然,业态不断翻新的同时,关于支付业态的监管跟进也始终在路上。

“如果说去年是监管新规出台年,则今年就是落实年。”王素珍表示。今年或有一些新的监管重点,但将仍然保持监管政策的延续性。

首先,将对存量牌照进行进一步规范,新增牌照窗口不排除关闭的可能。

按照央行针对支付机构市场发展的十六字原则:总量控制、结构优化、提高质量、有序发展,央行2016年起就基本不再受理新机构的设立申请,并对已获牌机构进行引导、整改和规范,开展了一轮自查和排查。

截至今年年初,央行已注销支付牌照共28张,其中仅2017年就注销了19张。

“一些支付机构获得牌照后,业务开展得并不顺利或者几乎没怎么开展业务,它们就应该慎重考虑是否还留牌。也正是因此,在央行开展牌照续展的过程中,已有支付机构主动提出不再续展。”王素珍向记者提到。

同时,央行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也没有手软。2018年第一季度,央行就对超过十家机构开出了支付业务违规的罚单。对民生银行违规跨行直连、跨行清算的行为,更是开出了亿元罚单。

经过这一轮的集中整治,杨涛认为,已有的持牌支付机构最终很有可能只剩下一半,“不过这也能满足市场的正常需要。”

其次,支付行业资金监管和资金清算仍将是重点。2017年12月,央行宣布今年要将备付金集中存管的比例提高至50%。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比例仍亟需提升,今年或还将有后续举措。

再者,这段时间密集的行政处罚,也多集中在变相无证清算和无证支付领域,接下来仍将对此采取进一步措施。

据一位监管人士透露,今年央行会重点彻查为无证机构提供接口服务的支付机构。这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源,目前支付市场上层层转包、层层转接的情况将得到彻底清查。

王素珍认为,央行通过一些常规检查、专项检查和牌照续展审查,向市场传递一个正向激励的信息,鼓励支付机构合规经营、公平竞争。由此,将实现行业的优胜劣汰从而净化市场,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发生。

最后,对于战略性的监管思路,央行也有明示。

在2018年支付结算工作会议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就指出,支付结算监管工作已步入“深水区”,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2018年,支付结算监管要统筹处理好“放管服”三者的关系。

本文由闪电宝整理,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ooipos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